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他人获取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多种多样,人们的信息随时有可能被泄露。除了黑客攻击外,在公共电子设备中输入个人账号信息、同意手机APP采集信息以及使用某些看起来很安全的阅后即焚软件等操作,也极易导致信息的泄露。
为了降低人们在使用一些必须采集个人信息的软件时发生信息泄露的风险,《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为了尽可能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用户在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时,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对个人信息和数据进行保护。首先,公共电子设备可能留存账号信息,所以尽可能不要输入个人账号,如必须输入要安全退出并清除相关记录。其次,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备份是为应对文件、数据丢失或损坏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将电子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复制到磁带等大容量存储设备中。重要文件及时备份可以避免因电脑故障、病毒感染等对个人信息造成损失。最后,在使用一些阅后即焚的软件时,也要谨慎发送涉及隐私的照片。因为即使软件有阅后即焚功能,也无法绝对保证照片等信息不会被截图再散播。(龙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