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上午,三泉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四、五年级师生,共计72人参观了三泉村木化石博物馆,开展了一次“探访木化石之谜,保护家乡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听、看、摸、说四步骤了解了三泉村木化石的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
在三泉村木化石博物馆里,阳泉市国土自然资源局和三泉村分管抢救性文物的负责人分别为四、五年级的学生介绍了三泉村木化石的发掘、由来、历史以及保存价值。
通过看、听,大家了解了三泉村所发现的木化石的相关知识,这株二叠纪早期科达类木化石最粗直径1.36米,残存长度8米,较完好地保存了科达树的根部。依据科学复原,这株科达树在当时大约有43.5米高,距今已有2.95亿年,是我国目前已知最粗的科达类木化石。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摸一摸,互相问一问,感受树木与木化石的不同之处。学生们仔细观察木化石的每个细节,积极踊跃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都耐心得一一作答。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表示此次博物馆之行收获颇多,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木化石文物藏品,而且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乔旭娇/文 石晓雪/图
|